四川
地理学
地质学
历史地理学
盆地

能具体描述下四川盆地是怎么形成的吗?

关注者
158
被浏览
105,464

15 个回答

看了前面回答,好好的科学问题,不带这么玩的吧。。


作为四川当事人回答一番吧。(望高人再指正)

看出了吗,地质运动导致右边巫山处为出水口。

所谓盆地,及,四周高、中间低,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盆。四周一般有高原或山地围绕,中部是平原或丘陵。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吐鲁番盆地、江汉盆地;另一种是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我们四川就在其列。但不能绝对称为侵蚀盆地,下面会讲到地下构造运动。四川盆地内的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下面所有内容分地表和地底两部分图文描述。好,现在开始~


四川盆地又叫四川陆台,地质结构属于比较稳定的区域,但仍然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第一次是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被古特提斯洋占据,成了海洋盆地。

5亿到3.7亿年前,大面积海洋盆地。

克拉通(kratogen)(后面查证了相关资料,好像英文名在后来改动过,,但图已画,,先不做修改了哈。)——大陆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 ,即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古特提斯洋(Paleo-TethysOcean)——史前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三叠纪之间,位置相当于现今的印度洋和南亚地区。

四川盆地下就有一块克拉通稳定地块,盆地之形成,它功不可没。

大约3.5亿年前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地。

约3.5亿年前,现龙门山地带下陷,形成更深海床。
加里东运动——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泛指早古生代寒武纪与志留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

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古特提斯洋占据。

比第一次更大的海浸。

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形成了国家5A级峨眉山风景旅游区雏形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

盆状初态
印支运动在中国扬子板块西缘、西北缘的三江、巴颜喀拉松潘、秦岭地区表现最为强烈,形成规模巨大的印支褶皱带。

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

汶川断层地震带和华蓥山大峡谷
燕山运动是三叠纪末到白垩纪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

巴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评论区提及地下海洋,不难推测,受断层影响,大量湖水由海床上转移至地下,形成地下海洋和暗河,因为去年科教频道有播出,在广元、南充有少雨区域,而植被异常茂盛,解谜探堪有发现大量地下暗河。)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裸子植物不断衰退,恐龙灭绝了。

巴蜀湖缩小为蜀湖
地下暗河形成

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自贡一带是著名的井盐产地。(评论区也有朋友提及井盐矿,所以单独就地表描述一下。)

自贡人,口味重,是有理有据的。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水系。从而,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封闭的内流区变为外流区,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端盆倒水原理

第四纪是冰川广布的时代,盆地西北山地发育大量冰川。冰川消融后,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堆积在西部的凹陷区。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貌最终形成

emmmm 下图侵删~~

九寨天堂
人间瑶池 —— 黄龙
峨眉天下秀



咱们大四川,地域辽阔,美丽富饶,“聚宝盆”欢迎你们!


手工画图,快夸我~~

编辑于 2018-04-16 22:29

造成四川盆地形成的主因是冰川作用

远古时期云贵高原可能存在着一个冰冠,由于四川的位置在内陆,在冰川的冲击下,冰川末端形成一个冰湖。冰湖反复的结冰和融化,由于冰的体积比液态水的体积大,冰层厚度在3~5公里左右,冰川运动和冰的膨胀推动冰湖下的表层土壤,在盆地北面形成堆积形成秦岭、大巴山。冰湖的面积在冰川作用下不断扩大到今天盆地的位置,这是一个反复作用下形成的盆地。

之后冰川逐渐消融,冰湖水蒸发掉,大量的盐埋入地下。之后雨水丰富期,盆地内又灌满水,由于水的浸泡,四周山上的土壤沉积湖底。最后湖水从三峡流走后,干枯的湖底原是平原,经过长期的雨水侵蚀,形成沟壑丘陵。

后来仍然有一些相对小一点的冰川在盆地内运动。龙泉山脉和川东平行山脉就是在这种冰川作用下形成的。

别相信什么“上升下降”,地质运动没那么剧烈。盆沿的山也不是什么地下岩溶喷出形成的。

发布于 2019-10-17 17:42

百度过来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补充:



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四川盆地形成的原因是:它周围地区都褶皱隆起成山地了,而它没有隆起(准确地说,目前四川盆地上升很慢,而不是完全没有上升),于是就比周围低了,成为盆地。


那么四川盆地为什么不快速升起呢?


这是因为,四川盆地所处的位置,地下地幔岩浆上升活动很弱,地下地热活动程度比较低,因此在四川盆地一带的岩石圈厚度很大(注意,我说的是岩石圈的厚度,不是地壳的厚度,因为四川盆地地壳厚度并不算很厚),温度也比较低,而低温的岩石会比高温的岩石要坚硬不容易变形,厚度大也使它不容易褶皱变形,导致了四川盆地象一块坚固的钢板,即“克拉通”,克拉通所处的区域难以在造山运动中褶皱上升,如果要使它快速上升,除非让它所处的区域整体上升。


但要让这么大一块岩石整体快速上升,谈何容易,它需要的能量大到绝大多数板块运动都无法提供。


我们知道,在板块分裂的地方,是地下岩浆上升活动强烈的地方,这种地方叫做热点,热点的存在导致岩浆上升加热了上面的岩石,并使一些岩石熔化,导致岩石圈变薄,变软弱。而四川盆地的地下则正好相反,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克拉通叫做冷点。


这种冷点分布的地方,其岩石的下部一直深入地幔深处,象一根钉子钉在地幔中,它不仅使上面的地壳难以变形,还导致上面的整个地块难以移动,在附近有板块运动时,它们常常成为中流砥柱,顽强地阻挡板块运动,而周围运动的地块遭遇他们阻挡后,只好通过逆冲断层逆掩在冷点地块上方,从而出现高差巨大的山脉。除了四川盆地外,塔里木盆地也是一个这样的冷点。


那么冷点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地幔深处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在衰变并释放大量的热能,导致地幔上部熔化成软流圈并发生对流。


你观察一下水的沸腾就会明白,水沸腾时并不是水的所有地方都在翻滚,而是有些地方翻滚,有的地方相对平静一些。那么地幔的对流也是一样,有的地方对流强,有的地方弱一点,只是其对地壳的影响效率是以百万年计的,远比开水沸腾对水面的改变要慢。


一般说来,地幔下层放射性物质密度最高的地方,温度也最高,那里的对流也最强,这样形成的热点称为原生性热点,例如夏威夷岛就是个原生性热点。


还有一类热点,它们本来不是地幔最热的地方,但是由于曾经有板块携带地壳物质从这里俯冲到地幔中,而地壳物质密度比较小,它们一旦熔化就必然快速上升,导致出现强烈的上升岩浆流,这样形成的热点称为次生性热点。在所有弧后盆地出现的热点几乎都是这一类型。


由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还有鄂尔多斯盆地这些地方,即没有地幔热量集中而形成的原生性热点,地质历史上比较近的时期内又没有哪个板块正好俯冲到它们下面形成次生性热点,因此这些地方地幔岩浆上升非常微弱,成为冷点,成为坚固的克拉通,在板块运动巨大挤压力作用下,他们周围的地区都褶皱隆起成为山地,它们却顽强地保持着原来的形态拒绝上升,于是成为盆地。


至于成都平原,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前冲积平原”,当来自高海拔西康地区的岷江流至山麓出口进入克拉通掌控的相对开阔平坦地区,由于河床坡度变缓,流速减小,水流呈放射状向外流动,搬运能力减弱,携带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即可将该地区的褶皱(克拉通可以大大减弱造山运动的影响,但不能完全免疫,还是会有轻微的褶皱)全数填平。

编辑于 2018-04-14 09:02

我就看这个回答会不会有人赞,就看这下面绝大多数答案 知乎真不如贴吧。

“四川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转换部位。它既是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又是地貌盆地,盆地与周缘造山带构成一个典型的复合盆-山结构体系。”

“综合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的理论以及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古水流特征和物源区属性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盆地古地理和层序充填演化特征、盆-山耦合关系和盆地性质及演化。”

详见下列文献


编辑于 2018-04-13 14:50

赵氏《地壳运动规律》云:

相对今天的海陆结构而言,今天的海南岛~长江-黄河流域,在2.7亿年前,曾经有着类似今天的韩朝半岛~阿穆尔河流域的地理方位地质结构史,海陆分布史和纬度史;在5.4亿年前,曾经有着类似今天堪察加半岛~科里亚克山脉的地理方位地质结构史,海陆分布史和纬度史;在8.1亿年前,曾经有着类似今天的圣马修岛~圣劳伦斯群岛的地理方位地质结构史,海陆分布史和纬度史。

如果今天的圣马修岛~圣劳伦斯群岛的孕育产生只有3000万年的历史。那么,今天的海南岛~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区域,在8.4亿年前还没有孕育产生呢。

可见,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时空结构演化流程过程如下:

由8.1亿年前的,类似今天的圣马修岛~圣劳伦斯群岛→在5.4亿年前,演化成类似今天的堪察加半岛~科里亚克山脉一带区域→在2.7亿年前,演化成类似今天的朝韩半岛-阿穆尔河流域一带区域→直到今天的海南岛~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区域的海陆结构。

如果结合赵氏《地壳运动规律》研究分析,可以发现:

今天的海南岛~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区域,从孕育产生,到今天的海陆结构史,历经了3个多一点的地壳运动周期。

赵氏《地壳运动规律》总纲

————地球的语言————

地球说:

地壳运动由来已久。

你看——

澳大利亚陆块先定居红海,

后定居阿拉伯海,

再定居孟加拉湾。

现在正长途劳顿,准备把北部湾作为落足点。

在南半球,由西向东,推动着太平洋壳纹,——一簇,一簇,又一簇。

为了啥?

只为古大陆收拾破山河,直到——永远,永远。

可见:在地史上最后一个古大陆的形成过程中,今天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角,曾经在孟加拉湾挤压过亚欧大陆。

今天的四川盆地的框架结构,主要形成于澳大利亚的东南角挤压古亚欧大陆的时期。

另一方面可以发现:

四川盆地的形成,离不开澳大利亚大陆与亚欧大陆的嵌合挤压。

如果澳大利亚大陆从孟加拉湾退出,与亚欧大陆分道扬镳已有1亿年的历史。那么,今天的四川盆地的主要框架结构,是在1亿年的古大陆形成过程中形成的。

从地史上最后一个古大陆的结构(即赵氏《地壳运动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古大陆结构)的分裂运动,可知:

四川盆地在1亿年前,其主要框架结构已经形成。四川盆地主体框架伴随着地史上最后一个古大陆的分裂运动,四川盆地开始出现了右旋式的向东张裂,东部抬升,西部陷落的运动。并且,四川盆地的这一运动过程,还处于进行中。

从今天海南岛~长江-黄河流域的形成过程作对比研究分析,不难发现:

今天的四川盆地,在2.7亿年前,曾经有着类似今天黑龙江东北部一带区域的地理方位地质结构史,海陆分布史和纬度史,是由类似今天的黑龙江东北部一带区域,与类似今天的朝韩半岛~大小兴安岭一带区域挤压而形成的。

今天四川盆地以东的地理地质区域的地质,主要来源于2.7亿年前的,类似今天的鄂霍次克海学壳。

四川盆地及其地史:

今天的四川盆地,在8.1年前,曾经孕育产生于类似今天的白令海峡;在5.1亿年前,曾经类似于今天的阿纳德尔湾西南部海战;在3.7亿年前开始登陆;在2.7亿年,曾经形成类似于今天里龙江东北一带的区域地质结构;在1.6~1亿年前,曾经与海南岛~黄土高原一带区域再次挤压。

在1亿年前,四川盆地的主框架(即基础框架)已形成。

四川盆地在最近1亿年里,正处于张裂陷落过程中。

那么,四川盆地在分裂陷落前是什么样子的?

赵氏《地壳运动规律》云:

今天的四川盆地,在地史上最后一个古大陆分裂前,也就是在1亿年前,曾经是一个“四川平原”。

这一时期的四川平原,西北高,东南呈现环状山系,面积没有今天的四川盆地大,是个四季如春的台地。

相对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而言,在最近这一亿年里,四川盆地一直处于基底右旋拉张,不断陷落过程中。

发布于 2022-06-17 05:11

其实这是个虚拟世界,四川盆地是创造这个虚拟世界时画出来的。就是3维建模时画出来的。所以盆地东边的长江出口才会那么奇怪,一点也不像自然形成的。

发布于 2021-07-24 18:49

大地构造学的一般……强行说两句……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四川盆地下面有一块非常“结实”的基底(克拉通)。

加之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产生的强烈构造运动,使盆边大量隆起,而盆地中心由于克拉通存在,所以未受到强烈的改造……

最终也就形成了四周隆起,中央平坦的四川盆地……

发布于 2018-05-28 17:36

四川盆地的成因,每个地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莫雷特”。

地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可验证性,我们只是基于当前地形及我们的认知去推断过去的成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这都要理解,哪怕是“大构造胡说八道 小构造吵吵闹闹”。

看到四川盆地的成因,有陨击说,有旋涡说,有风化说。都有一定的论据支持。

下面我从宏观的地形痕迹角度来解读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供大家参考。

这里有几个认知需要转换:

1,要将全球海陆地形作为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解读,会发现全球海陆地形和一个天文事件相关联;

2 、陆块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压熔和元素转化,当前地史及矿物成因的认知是错误的;


四川盆地的形成机制:蒙古印度洋陆块向北运动挤压进入远古亚洲陆块内部,造成当前蒙古高原心形台地的形成,由此开始当前亚洲陆块的演变。

下图是蒙古印度洋陆块向北运动形成蒙古高原心形台地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印度陆块向东北移位的同时,亚洲东南侧陆块则向西南方向顺时针扭曲变形,两个相向运动的陆块前端在孟加拉湾附近发生粘接交汇,共同向北运动。受印度陆块向东北移位挤压和亚洲东南侧陆块的碰撞粘接的共同影响,造成当前青藏高原的挤压抬升。由于陆块抬升剧烈,陆块挤压过程中发生压熔,堆积隆起形成青藏高原并共同向北运动。因青藏高原东北侧是由印度陆块和亚洲东南侧陆块粘接而成,造成现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若尔盖附近,熔融物质堆积过高发生坍塌,即宏观所见的“若尔盖-汉中崩塌”。而此时的撕裂变形的川渝陆块运行到当前的四川盆地中部附近,受“若尔盖-汉中崩塌”前端陆块物质的拖拽,川渝陆块中部发生由西向东的撕裂,撕裂后形成的凹陷就是现在的四川盆地。

下图是四川盆地撕裂形成过程示意图(绿线所示为撕裂方向,红线为若尔盖汉中崩塌,蓝线为重庆附近条状山系,黄线所示为青藏高原东移挤压方向,粉红线条所示为横断山脉的挤压形成方向)

通过上图分析可见,四川盆地是粘性熔融陆块在运动过程中撕裂形成的凹陷形盆地。宏观地形特征非常明确。

元素在地质巨压力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特别是轻铁元素向重质元素的转化并辐射出热量和辐射,导致陆块自身在运动过程中熔融。当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和一场史前灾难关联的,地质运动的描述应该从一个时间点开始。

在四川盆地形成之初,陆块撕开后,熔融的流动岩浆向盆地中心的凹陷部位流淌聚集,岩浆上漂浮的一层浮沫层,就是当前的土壤层。随后,陆块逐渐冷却,熔融的岩浆逐渐冷却固化成岩石,即当前所见的成都平原地下的花岗岩基底层。熔岩在冷却过程中,表面也逐步趋于皱缩,同时,伴随着成都平原形成过程中,来自青藏高原内部的岩浆向四川盆地中心挤压,形成了当前四川盆地中部大面积的呈现宏观蟾蜍皮状的膜皱缩纹路特征。

下图是成都平原地下岩盖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红线为若尔盖汉中崩塌,蓝线为伴随着若尔盖汉中崩塌导致陆块撕裂后,青藏高原内部熔融岩浆流出方向)。成都平原的熔岩流出成因能够解释成都市东侧的龙泉山、南侧的樱桃山和彭祖山等条状山系的成因:为成都平原内部熔岩流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外围挤压皱褶。


下图绿框中地形宏观上显示的是特征非常明确的粘性物体冷却皱缩形成的纹路特征:


下图是德阳市东侧的山体卫星地图,宏观显示呈粘性流纹特征:



从宏观上看,田地(土壤层)是一层漂浮在地表的一层膜,就像粘附在烧热铁板上的一层热缩膜。伴随这四川盆地形成后的逐渐冷却和成都平原的向东南挤压,冷却后形成当前纹路特征。

因考虑到成都平原东侧的龙泉山条索状山系形成过程中,同时伴有向东的扩张,所以,我们现在在龙泉山条索状山系东侧外缘能看到不同程度发育的蟾蜍皮样宏观皱褶地貌。

当前地学认为的成都平原是岷江形成的冲击平原的形成机制是错误的,因为和宏观地形特征不符,也不能解释成都平原地质构造。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成都平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花岗石结晶基底。之上有平均深度约 5~7 米杂填土和平均深度约7~10米沙卵石。

相比较而言,成都平原既然是冲击平原,为什么下面会有硬化程度很高的花岗石结晶基底?为什么上面沉积的土壤层是如此之薄?为什么沙卵石不是沿着古河道分布,而是遍布整个成都平原?为什么冲击平原下会有丰富的芒硝,岩盐等蒸发岩产出?为什么冲击平原下会有温泉?为什么冲击平原的外围会形成条状山系?这些问题显然用当前地学知识来解释是乏力的。

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压,熔融陆块物质以都江堰市附近为主要流出口向东南运动,熔岩主要位于土壤下层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内部,造成龙泉山陆块皱褶隆起的形成。也形成了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走向,熔融软流体向东南运动过程中逐渐冷却固化,形成现在的成都平原下的花岗石结晶基底。而基底层上部,由于覆盖土壤层,土壤层逐渐受侵蚀破坏,熔融形成粘性颗粒,在基底层熔岩运动的带动下,粘性搓动,冷却形成现在的卵石层(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做桂花汤圆的机制)。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卵石层是沿成都平原散漫分布的,而非沿古河道分布。我们一直以来认知的卵石是受水流冲刷磨蚀形成的观点是有欠缺的。而位于陆块最表面的土壤层,兼具保温作用,未被明显破坏,不过在辐射及高温作用下,逐渐变性形成现在的紫色土壤。

大家有兴趣可以对比黄河三角洲营口段、恒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都江堰市附近岷江冲击三角洲地形特征,在形成机制上都为陆块熔融流淌扩张形成,对比其中的形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异同。

下图是重庆周边地形图:

认识到陆块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压熔及四川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西北缘发生的“若尔盖-汉中崩塌”相关后,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理解重庆附近的地形形成机制。

“若尔盖-汉中崩塌”导致川渝陆块沿“达州-宜昌”附近为中线(上图黄线所示)发生撕裂,其北侧陆块西端向东北方向扭曲,同时陆块在受压扭曲过程中发生压熔,粘性拉伸,形成现在横卧“S”形的山脉走势(上图中蓝线所示)。

伴随着“达州-宜昌”南北两侧陆块的撕裂,残留下来的陆块碎片继续粘性拉伸,形成现在泸州、重庆、达州、恩施所在区域的大片粘性拉伸的条状山系,宏观纹路走向顺畅自然,和粘性物体撕裂特征完全相符(上图中绿线所示)。

因为重庆附近的宏观地形是符合粘性物体撕裂拉伸纹路特征的,所以我们可以判断重庆的砂岩地貌非沉积岩,而是陆块在熔融拉伸后凝固形成(如朝天门附近、红岩等自然景观);而石灰岩,也并不是沉积岩,而是熔融变性纯化形成的陆块胶体物质。

地学中只会描述当前重庆附近的砂岩地貌是沉积岩,但对宏观地形中体现的条状拉伸纹路无法解释,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基础理论。

运动过程中的陆块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和我们在平底锅上熔化巧克力块的特征类似,我们可以将宏观陆块想象成巨大的巧克力块。不过,陆块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质,会发生压熔和元素转化。在发生“若尔盖-汉中崩塌”后,川渝陆块被青藏高原东北侧崩塌的熔融陆块物质牵拉撕裂向东北扭曲。崩塌通路两侧陆块受熔融崩塌胶体物质在地下向外围扩张挤压,形成现在四川广元到陕西汉中一线南侧的大片陆块隆起形成的高海拔山地。

我们在做面团过程中,会发现面饼是有弹性的,面团按下去一个窝,很快就会弹回来。宏观上,陆块也一样,运动过程中的陆块逐渐趋向柔软,柔软的陆块也具备很强的内张力。回顾四川广元到陕西汉中一线南侧的大片陆块的形成过程,会发现此部分陆块隆起是受“若尔盖-汉中崩塌”熔融陆块对外围挤压有关,是被动扭曲形成的隆起。被动扭曲,由于存在弹性势能,势必要回退。在现在的大巴山-巫山一线形成现在横卧“S”形纹路的山脉走势也预示着四川盆地北侧(图中蓝色阴影部位)存在陆块回弹挤压的趋势。

这种内张力引起的陆块弹性回退挤压是发生在“若尔盖-汉中崩塌”及扭曲拉伸陆块形成的大巴山-巫山一线的横卧“S”形纹路之后,并且回退幅度明显变小,但是会引起陆块表面的膜皱褶的形成。部分已经固化的陆块在回弹挤压过程中会发生撕裂及表面断裂,非常显著的一个粘性裂纹从广元市区穿过,一直到通江县两河口镇附近(上图中绿线所示区域),为一条宽度5-10公里,长度近300公里的凹陷裂纹。此裂纹的形成与大巴山-巫山一线的横卧“S”形纹路陆块扭曲变形后的张力回退及青藏高原向东挤压有关,大巴山-巫山陆块和青藏高原东侧的夹压,导致陆块向南挤压坍塌,扩张形成当前的裂纹(红色箭头所示为坍塌方向)。我们通过通江县两河口镇附近(黄圈所示位置)宏观地形纹路特征能了解到,此裂纹发生在“S”形纹路形成之后,“广元-通江”裂纹导致大巴山-巫山一线的横卧“S”形地形纹路出现断裂。

下图是通江县两河口镇附近局部地形图。地形信息中的“广元-通江”裂纹和导致大巴山-巫山一线的横卧“S”形地形纹路形成的先后时序信息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大巴山-巫山一线的横卧“S”形地形纹路(蓝线所示)形成后,陆块回弹挤压,导致广元-通江以南陆块收到挤压向南坍塌,形成“广元-通江”裂纹(绿线所示,红色箭头显示陆块坍塌方向),裂纹冲断先期形成的流畅的“S”形纹路(蓝线所示)。这种信息地形图能明确给出。佐证广元-通江以南陆块是向南坍塌的,还可关注其以南陆块的纹路,特别是大通江两岸山脉陆块皱褶,巨大而粗旷,犹如压碎的豆腐块,山体与山体之间,显示的是曾经的胶质陆块断裂形成的“锋利”断缘,地形宏观上受挤压碎裂的特征明显(下图中粉红线条所示区域)。



可以佐证“广元-通江”裂纹是陆块向南粘性撕裂坍塌形成,我们可关注裂纹南侧边界山地的地形。下图是裂纹南侧燕子沟镇东侧卫星视图,陆块在向南坍塌撕裂过程中,因表层陆块的冷却硬化,陆块撕裂形成“锐利”山岭边缘(蓝色虚线所示)。由于陆块是向南撕裂运行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山岭边界宏观上是向南弧状凸起的。在陆块撕裂的过程中陆块的表面物质,由于受到冷却,相对于底层山体较为坚硬,在撕裂过程中形成“锐利”山岭断缘;而底层山体物质,受到顶层固化的山体的保温,还较为柔软,在山体向南撕裂运行过程中,柔性山体向北挤压形成皱褶,即在“锐利”山岭北缘的和山岭断缘方向形成几乎垂直的宏观沟谷山岭纹路(下图黄线所示)。



通过上图我们也能发现,河流河谷很大程度上与陆块挤压或拉伸过程中形成的压熔裂纹或皱褶相关,当前地学认知的河谷的形成是由流水冰川风化形成的机制需要深入反思。

下图是南江县燕子沟西侧的山体宏观卫星视图。山体南北延续近20公里(红色线条所示范围)。由于“广元-通江”裂纹形成后,广元-通江南侧陆块受大巴山-巫山陆块和青藏高原东侧的夹压(黄色箭头所示方向),原先柔软的山体陆块受压向南流淌扩散,宏观上一个个山岭山谷及山体形态走向和粘性拉伸形态犹如一个个花瓣,其山体宏观形态呈现出明显的胶质特征。



下图是广元市东南的昭化镇附近宏观卫星视图。

因广元-通江裂纹形成和后期广元-通江南侧陆块受大巴山-巫山陆块和青藏高原东侧的夹压存在时间差,我们在昭化镇以南的地形中能明显看到这种地形痕迹特征。

1、 广元-通江裂纹产生后,广元-通江陆块向南运动,陆块在运动过程中熔融粘性拉伸,形成广元-通江裂纹,同时也造成南侧的陆块熔融,所以陆块断缘呈现出粘性陆块断裂形成的特有弧状边界(红线所示)。

2、 在广元-通江裂纹形成后不久,青藏高原东北侧边界向东挤压,进一步加重广元-通江陆块向南的挤压,但是此时,局部陆块已经发生冷却硬化,青藏高原东移挤压,在现在的嘉陵江和白龙江交互处,导致前期形成的弧状边界出现断裂错位(蓝线所示),在广元市正南方的南山附近的山谷,是另一处撕裂折断形成的断缘。

3、 受青藏高原东移挤压及大巴山-巫山陆块回退挤压的共同影响,除了造成昭通、南山断裂痕迹外,陆块内部前期撕裂形成的残留断缘边界再次发生挤压断裂,形成现在错乱的隆起山体,但是宏观地形走向依然可以看出前期的完整性(绿线所示)。

参见:

编辑于 2021-12-22 00:16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上面这道地理题,专业学者会做么?会做了,就不必我浪费口舌了,不会做,那就仔细去分析、去思考。

什么是盆地?三峡大坝开工的过程中,大坝挖好了,没有放水,这个时候,三峡大坝能叫盆地么?不能!不能!不论这个三峡大坝挖了多大,多深,坝的底部多么“平坦”,都不能叫盆地,有人可能会问,四周高,中间低而平,这样地形不就是盆地么?不是,这不是,盆地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盆地具有很厚,不均匀的沉积层。没有沉积层的地势,不叫盆地。有人问了,如果人工造一个盆地行么?当然可以,首先,你先弄个湖,没有水,人工造不出盆地。

盆地都具有“沉积层”这个显著特点,靠地壳抬升、沉降,是无法完成盆地形成过程中的“沉积”现象,因此说,盆地的形成只有一个过程,就是湖泊沉积完成的,别无二解。

按照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抬升、沉降形成盆地,就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结论。

在此。我再次强调,没有任何一个实验,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没有任何一丝足迹,没有任何一个事实,能说明盆地是地壳抬升、沉降所形成,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这是谁对盆地形成如此定义的?

各位网友,做一个简单的湖泊沉积实验,这是及其容易的,

在家里,我们备上两根水管,一个大盆,在盆沿两端安装上水管,进水管高于出水管,但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就看出实验的结果,可以把出水管安装在盆子的半腰间,让水在盆子的一半处,就开始在出水口流水。

做实验时,要控制好水管的流量,水管也不能很粗,让水进入盆子之后,水在盆子里变成缓慢的流速,接近静止,这样利于污水沉淀。

接好管子后,就可以从入水管放进去含有杂质的污水,我们从实验中,便可以看到,一段污水进入,一端相对清水流出,根据沉积的快慢,可以把这个实验做一天,或两天,让沉积物沉积到盆子的半腰,这个时候,你再观察盆子的水流,你发现,盆子堆积一定沉积物后,只剩下一条水沟流淌,直接奔出水口去了。

盆子里已经没有过多的水,只有像一条河流穿过这个“沉积地”,那么这个“湖泊”沉积满了,就如盆地了,大家看看,还有哪里不明白?

编辑于 2020-01-03 13:29

这个事说来话长。


以前四川盆地确实是个雨林,光头强天天在那砍树来着,只是被熊大熊二捣乱,没砍多少树。后来天上砸下了一颗陨石,砸成了个盆地,树全没了,光头强为了生计只好转战撒哈拉大雨林,由于没有熊大和熊二的捣乱,光头强砍树砍嗨了,所以撒哈拉大雨林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那么熊大熊二去了哪里呢?因为四川雨林被毁,熊大熊二极其痛心,决定从此不再吃肉,改吃竹子。呃……没错,现在我们管熊大熊二的后代叫国宝。

编辑于 2018-04-12 11:30

据说是变形金刚降临的时候的强力冲击波导致的,然后花了6500万年时间自动修复(纳米机器人)母舰,修复好母舰后,启动了战争迷雾。


所以,四川是平原,而且很多雾。

编辑于 2022-01-05 19:29

我也是个学地理的,不做权威,一句话科普。

以前是个海洋,后来地壳抬升,水下渗,流出,蒸发,形成有肥沃沉积物的盆地。

发布于 2018-05-05 22:33

先说答案:

四川盆地,是史前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超级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并内缩形成的超级火山口地质结构。

地质界关于四川盆地的成因是错的,不是什么板块相撞,海水浸侵,陆地上升导致的。地球板块相撞理论是错的,板块并不相撞,这个分析很复杂,这里略。

下面作一个简单的四川盆地成因分析,前提是要先知道青藏高原的成因,两者有类似的地质运动与分析过程。地质界关于青藏高原的成因也是错的。

雪印子:青藏高原成因新探

要理解下面的描述,务必要先看完上面的“青藏高原成因新探”一文。

------------------四川盆地成因新探------------------

网上四川盆地的百科知识很长,大略是板块相撞,海水浸侵,陆地上升等等因素导致盆地的形成,这里就不详细引用描绘了。这里直接下判定就是,这些知识的核心论述是错误的。参照塔里木盆地的形成,四川盆地,也是同一原因导致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四川盆地,也是一个椭圆形结构。盆地长江出口处,熔岩溢流口,四川盆地的西南沿线,就是撞击的钝面,尾锥擦痕则不明显。整个地貌由于形成年代远早于塔里木盆地,好多原始地貌特征印迹模糊,只剩轮廓。整个撞击过程,也是一种小角度侧面的缓慢压裂过程。

小行星撞击后,也是岩浆溢流,受地球离心力的影响,岩浆从盆地喷出后,向赤道方向流动,形成云贵高原,又向当时的西又偏向南流动,形成中国大陆的南方山区丘陵地带,最后形成圆弧形的海岸线。

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东偏南的岩浆溢流形态,这说明地轴在地球历史上曾经改变过,导致以前的西南方向变成现在的东南方向。

云贵高原,其基础是四川盆地超级火山口啧出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地貌,后受青藏高原熔岩溢流覆盖在上层,形成当下地貌。并非地理界所说的板块相撞后形成的。

四川盆地的岩浆向北涌去后凝固,形成秦岭与大巴山脉。正西方的火山岩浆地貌特征被青藏高原熔岩覆盖掩没而消失。

四川盆地岩浆溢流口处的岩浆逐渐凝固后,形成巨型岩浆拖曳条,这是巫山、神家架、张家界、武陵源等名胜自然地形景观的起源。

圆弧形的海岸线,是盆地为小行星撞击火山口的原因中,除了椭圆形的钝面与尾锥之外的另一大特征,它是巨量岩浆溢流后均匀向各个方向扩散后的自然形态。这是判定四川盆地是小行星撞击后的火山口的有力地貌证据之一。

岩浆喷出后,受地球离心力的影响,除了溢出后向现在的东南方向流动,形成大陆南方地貌与圆弧形海岸线外,又向南流动,形成东南亚半岛。东南亚半岛,除了四川盆地的岩浆喷发形成半岛地貌之外,也受青藏高原岩浆溢流的影响。

这个分析的结果判定说明象地理界说雁荡山之类的板块相撞成山原因是错的。当然按1.2亿年前形成的时间说法,则可以反推四川盆地的年龄也有1.2亿年。

关于四川盆地发现海洋生物特征,沉积岩特征,这仍是成盆地之后的地质变化留下的印记,而非成盆地的成因解释:小行星撞击坑停止喷发熔浆,冷却内缩形成盆地结构,再经过亿千万年汇集周边高山流水与雨水,形成广阔水域成为一个内海,后又发生地质变迁导致水体流失形成陆地,直到当下人们看到的盆地形态。地理界说四川盆地源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又是将结果当成原因,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同样,可以通过盆地的南北宽,来估算小行星的体积,及喷发出的岩浆量与高地面积的对比值。四川盆地外沿山脉宽有400公里左右,内沿盆地宽有300公里左右。取值250公里作为小行星的直径,则体积有817万立方公里,喷出相近或更多的岩浆,平铺成1500米高的岩浆之海,则这个岩浆之海面积至少有544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差不多与中国南方山地、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山地面积之和相当。(注)

注:取值1500米高,在于云贵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而武夷山脉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而南方山地许多最高峰都在2000左右,表明当时的岩浆之海的浪头就有这么高。

显然这个值相比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的山地所对应的岩浆量要小好多,也与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的面积对比大小相契合,但喷发时期则远早于塔里木盆地火山喷发时期。

这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地球也进入冰河期,生物开始另一个环境下的演化。


雪印子: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大吗?

雪印子:青藏高原成因新探

雪印子:黄土高原怎样形成的?

编辑于 2018-09-10 05:36

发布于 2022-05-23 13:44

难道你们没发现最近这些年四川地震越来越频发?

虽然我在四川,,地震我这边没什么大感觉,但我还是害怕

发布于 2018-04-13 20:39
( 为什么?)